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我还能活多久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位晚期肠癌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前来就诊。老人面无表情地坐着,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女儿在喋喋不休地述说着母亲的症状,因为家人没告诉老人真实病情,症状也围绕着过去的慢
一位晚期肠癌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前来就诊。老人面无表情地坐着,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女儿在喋喋不休地述说着母亲的症状,因为家人没告诉老人真实病情,症状也围绕着过去的慢性病描述。当我再次和老人沟通,问她前来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时,她冒出一句话:“我还能活多久?”可见她已猜到自己的病情并在担心自己生命大限的时间了。 这是一个很难马上回答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生命的长久。当患了癌症时,首先想到的是“还能治吗?”“还能活多久?”于是死亡的问题自然而直接地摆在了患者和家人的面前。除了快速发展的医学进步给患者带来可能的生存获益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疾病变化和生命存活时间。不久前,我看到一则报道,讲的是台湾的一位教授患癌后的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位教授2008年被发现晚期肝癌,手术切下2千克的肿瘤,半年后肺内多发转移,进行了靶向药物治疗、放疗和化疗。2012年,肝脏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至今他依然健康地活着,并在多个场合分享自己治愈的故事和体会。他精彩的讲演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也鼓舞了很多患者。是什么使他在肿瘤晚期就要告别人世时绝处逢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改变。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总结了“十不”的经验,生活回归简单。同时,改善饮食结构,放松心情,加强运动,充足睡眠,获得了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翻开《黄帝内经》,发现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应如何保养身体,避免生病和早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我们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养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随着生物钟的变化饮食并有节制,按四季变化规律起居,不过度损耗身体的元气,使你的身体和元神相和,则能尽终天年。大道至简,生命至优。这看起来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我们却往往难以做到。李开复患了晚期淋巴瘤,在治疗中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死亡线上进行人生的思考,写了《向死而生》。把自己的感悟归纳为补修的七个死亡学分,第一个就是健康无价,总结自己违反正常生活规律的饮食、睡眠、起居习惯和过劳,用生命付出的健康代价。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里,用理性的推理详细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正因为有死亡的存在,才懂得要珍惜生命,思考怎样养生、怎样治病。人不会因终究要死亡这个必然的结果选择不活,但怎么活却是自己的选择。健康的人谈死亡往往比较轻松,因为没有病痛的煎熬和“垂死挣扎”的恐惧。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宣判死刑的患者从“鬼门关”回来,他们一定有着共同的感受。癌症患者直面死亡威胁时,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要看到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会有多个节点,即便是晚期癌症亦是如此。我们不回避死亡,但更要考虑当下如何过好自己的余生,使自己释然,做到“形与神俱”,让生命快乐、圆满。 一位晚期肠癌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前来就诊。老人面无表情地坐着,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女儿在喋喋不休地述说着母亲的症状,因为家人没告诉老人真实病情,症状也围绕着过去的慢性病描述。当我再次和老人沟通,问她前来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时,她冒出一句话:“我还能活多久?”可见她已猜到自己的病情并在担心自己生命大限的时间了。这是一个很难马上回答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生命的长久。当患了癌症时,首先想到的是“还能治吗?”“还能活多久?”于是死亡的问题自然而直接地摆在了患者和家人的面前。除了快速发展的医学进步给患者带来可能的生存获益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疾病变化和生命存活时间。不久前,我看到一则报道,讲的是台湾的一位教授患癌后的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位教授2008年被发现晚期肝癌,手术切下2千克的肿瘤,半年后肺内多发转移,进行了靶向药物治疗、放疗和化疗。2012年,肝脏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至今他依然健康地活着,并在多个场合分享自己治愈的故事和体会。他精彩的讲演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也鼓舞了很多患者。是什么使他在肿瘤晚期就要告别人世时绝处逢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改变。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总结了“十不”的经验,生活回归简单。同时,改善饮食结构,放松心情,加强运动,充足睡眠,获得了长期高质量的生存。翻开《黄帝内经》,发现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应如何保养身体,避免生病和早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我们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养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随着生物钟的变化饮食并有节制,按四季变化规律起居,不过度损耗身体的元气,使你的身体和元神相和,则能尽终天年。大道至简,生命至优。这看起来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我们却往往难以做到。李开复患了晚期淋巴瘤,在治疗中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死亡线上进行人生的思考,写了《向死而生》。把自己的感悟归纳为补修的七个死亡学分,第一个就是健康无价,总结自己违反正常生活规律的饮食、睡眠、起居习惯和过劳,用生命付出的健康代价。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里,用理性的推理详细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正因为有死亡的存在,才懂得要珍惜生命,思考怎样养生、怎样治病。人不会因终究要死亡这个必然的结果选择不活,但怎么活却是自己的选择。健康的人谈死亡往往比较轻松,因为没有病痛的煎熬和“垂死挣扎”的恐惧。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宣判死刑的患者从“鬼门关”回来,他们一定有着共同的感受。癌症患者直面死亡威胁时,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要看到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会有多个节点,即便是晚期癌症亦是如此。我们不回避死亡,但更要考虑当下如何过好自己的余生,使自己释然,做到“形与神俱”,让生命快乐、圆满。

文章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网址: http://www.zgmxbyfykz.cn/qikandaodu/2021/0717/1066.html



上一篇: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乙型
下一篇:静心做事健康常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投稿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版面费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论文发表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