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也不断获得提升,然而与此同时全球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人口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不断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也不断获得提升,然而与此同时全球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人口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的趋势。中国的老年人数量在2019年已达24 949万人,并呈上升趋势。中国60岁及以上的群体中,至少患一种慢性病的比例为75.8%,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为58.3%,血脂异常的比例为37.2%[1]。慢性病一般发病时间随机,具有显著的偶发性,一般通过长期的医疗检测及药物服用来进行防治。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家庭结构缩小,空巢老人在整个老年人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导致各种老人患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社会对于医疗和护理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国家卫生部也不断出台政策来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技术革新,在这种背景下,便于进行长期护理的远程医疗监护越来越受到医疗研究者及全社会的关注。

远程医疗自20世纪在美国应用以来,就以其便捷性、实时性等诸多优点得到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远程医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医患之间可以实时进行交流,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的同时也使得整个医疗过程更加便捷[2]。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作为远程医疗的一部分,可以隔空实现对患者重要生理参数的实时传输分析,医生可以根据此类信息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诊断,出现参数异常或者突发状况,可以通知紧急联系人及患者本人,确保突发状况发生时患者及时就医。在远程医疗监护实施过程中,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进行日常状态的实时监护,实现对其日常活动的生理参数的实时评估,确定其健康状况,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因此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研究对中国老年人健康质量保障、慢性病防治等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远程医疗发展研究

2.1 远程医疗的概念

医疗监护仪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医院内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对病患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评估;第二种的使用环境较为自由,如家中或者户外,甚至是移动检测,这类仪器是在病患及其家属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的,可以将检测到的心跳、血压等信息传送到医院的系统中,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查看。原有的监护系统使用线缆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所用设备笨重,限制了患者的活动,增加了医疗费用负担。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可便捷获取使用者的生理数据及影像信息并利用通信技术实时传送到监护中心,医疗机构据此动态跟踪病况或者进行患者健康状况预警[3]。

远程医疗监护是远程医疗重要的一部分。远程医疗结合了信息技术及医疗技术两大领域,利用通信及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为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相关信息,便于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诊疗服务。远程医疗技术自20世纪被引入中国以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主要应用在专家会诊、医疗检查、远程监护、治疗指导及医学交流等方面。远程医疗技术因为其凭借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所以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远程诊疗、信息交流的功能。中国的传统医疗相比国外起步较晚,功能较为基础,基本是通过远程问诊实现诊疗功能,不能做到对患者全面监护和治疗。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远程医疗技术信息传输更加流畅便捷,患者也能更加及时地得到诊断和治疗。

2.2 远程医疗发展简介

远程医疗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美国医疗机构创设了早期远程医疗的模型,即放射学中双向电视系统的应用。受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最初的模型很简单,实现功能也较为单一。远程医疗作为国外医疗信息化的热点之一,不断引进通信及信息激素到医学领域中,远程医疗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比如到20世纪60年代,太空中宇航员已经可以得到由地面借助卫星及微波技术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欧美国家的很多大学以及医疗机构对远程医疗投入较大的研究成本,远程医疗系统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中国开始远程医疗的研究相对较晚,直到1986年对船员进行的电报形式的远程会诊可以视作最早的远程医疗的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通信及医疗领域的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成熟,到21世纪初远程医疗技术在军事医疗领域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4]。

当前医疗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远程医疗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物联网领域的传感器网络被引进到远程医疗领域进行研究。如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通信在移动通信设备与监护终端之间的应用,优化了传统监护系统的手动输入办法,数据采集更加真实便捷。除此之外,穿戴式设备的发展与普及也为远程监护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人员使用安装方便的穿戴设备代替传统笨重的测量仪器来进行患者身体状况的监测。

文章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网址: http://www.zgmxbyfykz.cn/qikandaodu/2021/0218/479.html



上一篇:生物慢性病的源头和内因及源头调治法
下一篇:饮食讲科学远离慢性病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投稿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版面费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论文发表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